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陆川县农业农村局2014年农业农村工作总结及2015年工作计划

2015-12-31 10:56     来源:陆川县农业农村局     作者:陶伊芸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2014年我县农业和农村工作在自治区农业厅、玉林市农委具体指导和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实施马盘百里绿色生态农业经济示范长廊建设战略目标和“三大会战”、“七大创建”活动,大力推进农业经营体制创新,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强化粮食生产地位,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2014年农业农村工作目标完成情况

(一)农业生产成效

1、粮食生产实现较大增长。据农业统计,今年全县粮食种植面积69.36万亩,与去年持平,全年粮食产量28.9万吨,同比增加1300吨,增长0.5%。

2、经作蔬菜生产持续发展。全县经济作物及蔬菜种植面积25.1万亩,其中主要经济作物甘蔗、淮山、中药材等主要经济作物面积12.5万亩,蔬菜面积12.6万亩。

3、水果生产。全县水果生产面积19.65万亩,预计今年水果产量5.6万吨,增长11%。

4、推动中药材种植发展初见成效。根据本县生产特点和市场需求,制订实施发展中药材种植规划,计划从2014年至2016年建设20万亩的橘红种植基地,建设成滩面镇滩面村、乌石镇龙化村、良田镇文官村3个200亩何首乌大田种植示范基地,在玉林市中药港成功举办陆川县中药材种植专属区建设招商引资推介会,签约项目12个,总投资3.23亿元。目前,全县已发展中药材面积5万多亩,其中橘红面积3.4万亩,建成千亩橘红种植示范基地6个,为推动中药材种植专属区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农业农村经济工作情况

1、全面落实良种补贴等各项惠农政策。严格工作制度,规范操作程序,广泛开展宣传,确保政策落实到每一个种粮农户,补贴资金补助到每一位种粮农民,切实调动和保持农民种粮积极性。

2、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试点工作稳妥推进。温泉镇洞心村确权登记试点工作完成。温泉镇、米场镇、马坡镇、珊罗镇、乌石镇、清湖镇等6个镇78个村扩大试点工作预计年底基本完成。

3、建设新农村示范。实施建设5个新农村示范点。每个示范点县财政投入扶持资金60万元,扶持建设一个戏台,一个休闲广场、一个篮球场、一个农家书屋、一个文化娱乐活动室。

4、推进农业经营体制创新。今年新增自治区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获自治区级农业龙头企业4家,申报市级农业龙头企业4家,新建农民专业合作社4家,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84家,带动农民增收作用不断增强。

5、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建设150亩水稻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基地,引进试验新品种230个,示范展示新品种36个,建设韭菜种植示范基地,红辣椒种植示范基地,番石榴种植示范基地、淮山种植示范基地、橘红种植示范基地、冬油菜种植示范基地等,基地面积5万亩。

6、示范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大力组织开展超级稻、马铃薯和免耕抛秧、测土配方施肥、病虫综合防治等粮食生产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示范和推广,并在粮食生产关键季节,积极组织各级农技人员走进田间地头,深入生产一线,加强生产技术指导服务,确保各项高产增效技术、措施及时到位,共引进农作物新品种28个,推广种植面积40多万亩,推广超级稻34万亩,“三免技术”29.2万亩,“三避技术”25.3万亩,抛秧技术、测土配方技术全面普及。

    7、农业技术培训工作扎实开展,农民素质不断提高。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开展农民技术培训,促进农业新技术、新知识的普及应用。共组织各种类型的培训班313期,培训2.6万多人次。

8、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服务工作稳步开展。新成立县镇二级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服务中心,服务体系建设初步完善,土地流转规模不断扩大,新增土地流转面积2.5万亩,土地流转总面积达17.3万亩,占农村土地承包面积的47.%,土地集约经营、规模经营面积不断扩大,生产经营效益不断提高。

9、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企业以及合作组织按照标准化的要求生产无公害农产品,加速推进全县“三品”基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目前,全县认定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48.27万亩,认证无公害农产品3个,有机食品2个。

10、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建立了县镇二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管工作,完成蔬菜检测样本2196个,合格率99.1%。

11、组织开展清洁田园,美丽乡村建设活动。一是实施田间废弃物清捡工程、现代植保技术工程、科学合理用肥工程、放心农产品生产工程,推广绿色植保技术、专业统防统治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土壤有机质提升技术、无公害生产技术水稻水气平衡栽培技术及 “猪—沼—果-灯”、“水果套袋+黄板+生物有机肥”等生态模式技术。二是推进“美丽陆川·清洁乡村”活动,定期组织干部职工开展全面立体大清扫活动对各责任区和本单位所在区域的杂草、垃圾堆、废弃物、杂物堆、建筑垃圾、“牛皮癣”小广告等进行全面清除,并清运到县环卫处指定地点。 

二、2014年主要工作亮点

1、实施中药材种植专属区建设。实施建设20万亩的中药材种植专属区,其中橘红8万亩,目前已发展中药材种植5.5万多亩,其中橘红种植35000亩

2、建设观光油菜种植基地。以马盘二级公路为主,发展冬种油菜种植,面积3万亩,打造观光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的油菜种植带。

3、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试点工作稳妥推进,走在全区前列。温泉镇洞心村确权登记试点工作全面完成。温泉镇、米场镇、马坡镇、珊罗镇、乌石镇、清湖镇等6个镇78个村扩大试点工作预计年底基本完成。

三、2015年主要工作目标及工作重点措施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县委、县政府建设“马盘百里现代养殖加工示范长廊建设”战略部署和“三大会战”、“七大创建”活动狠抓上级各项支农扶农措施的落实,进一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进一步夯实农业发展的基础,进一步提高生产发展能力;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提升农业科技服务水平;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一)主要工作目标

1、稳定粮食生产。全年粮食计划种植面积69万亩,粮食总产29万吨以上,增长1%。

2、新增中药材种植面积5.32万亩。

3、水果产量5.87万吨以上,增长5%。

4、全面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试点工作。力争全面完成全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试点工作。

5、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10家、家庭农场5家以上,种粮大户5户。

6、新增农村土地流转面积2万亩以上,全县土地流转总面积占承包总面积比例超50%。

(二)主要工作措施

1、广泛宣传、深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强农惠农政策,狠抓上级各项支农扶农措施的落实,进一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进一步夯实农业发展的基础,进一步提高生产发展能力。

2、推进百里绿色生态农业经济示范长廊建设。重点抓好万亩橘红示范基地、“九洲有机田园”、万亩冬种油菜观光示范基地建设及珊罗千亩韭菜生态观光示范基地、马坡雄鹰蔬菜标准园乌石万亩番石榴基地、乌石千亩淮山示范基地建设完善,促进特色农业发展。

3、以粮食高产创建示范为推动,促进农业实用技术推广。通过粮食高产创建,大力推广超级稻、测土配方施肥、病虫综合防治、“三免”、“三避”、间套种等新品种、新技术,良种良法配套,提高农业生产技术应用水平。

4、加强技术培训,指导服务,提高农业生产新技术推广应用水平。一是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大力组织应用办班培训、绿证工程培训、田间现场培训的方式活动培训生产新方法、新技术,促进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二是搞好农民就业的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创业就业技能,增加就业门路。

5、大力推进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创建活动。初步建成1个自治区级核心示范区——陆川县“九洲有机田园”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面积3000亩;实施创建13个市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温泉、米场、沙湖、马坡、平乐、珊罗、沙坡、大桥、横山、滩面、良田、清湖、古城镇各1个),促进现代特色农业发展。

6、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从根本上弱化了我县在农业生产上的比较优势。要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提升农业发展水平、促进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采取龙头带动、市场牵动、基地促动的方式,努力构建龙头企业加工附加值高、带动农户增收能力强、特色基地发展速度快的现代产业发展格局。一是抓好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的建设与发展,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强化农业产业化的组织载体功能;二是大力扶持农业企业的建设,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建设,引导农业企业发展“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提高农业产业化的带动能力;三是引进外地企业投资建设农产品生产基地或订单种植,引导本地经济能人通过承担转包等方式发展规模种植,培植特色优势产业;四是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规范农业产业化运行秩序;五是加强对农业产业化的指导和服务,搭建农业产业化发展平台,营造农业产业化发展创新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推进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和升级。

6、推进新农村示范建设。用经营的策略建设新农村,以打造有个性的特色化村庄为核心,进一步创新思路、机制和方法,强力推进,集中力量打造连线成片精品亮点;优先选择一批产业发展、人居环境、乡村文化的个性化村庄,并给予叠加点扶持其改善基础设施和打造工作特色。

7、推进“美丽乡村,清洁田园”活动。建设清洁田园示范基地,并结合实施九州江综合治理,推广绿色植保、专业统防统治、测土配方施肥、土壤有机质提升、“三品一标”产品生产技术。

8、创新农业经营机制,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努力推进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切实转变农业经营方式。一是依法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积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以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能为重点,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加强管理和服务。二是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切实创新农业经营方式。研究制定扶持政策措施,促进加快发展,使其成为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和完善双层经营体制中统一经营及发展规模经营的有效载体。三是扶持建设家庭农场、发展种植大户,落实家庭农场、种植大户扶持政策措施,促进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发展。四是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深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和服务机制创新,奠定农业公益性服务的基础,研究制定扶持发展经营性服务组织的政策措施,不断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使其成为完善双层经营体制和发展规模经营的有效实现形式。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

    2014年信息公开年报

    陆川县农业农村局2014年农业农村工作总结及2015年工作计划

    2015-12-31 10:56     来源:陆川县农业农村局
    【字体:

    2014年我县农业和农村工作在自治区农业厅、玉林市农委具体指导和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实施马盘百里绿色生态农业经济示范长廊建设战略目标和“三大会战”、“七大创建”活动,大力推进农业经营体制创新,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强化粮食生产地位,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2014年农业农村工作目标完成情况

    (一)农业生产成效

    1、粮食生产实现较大增长。据农业统计,今年全县粮食种植面积69.36万亩,与去年持平,全年粮食产量28.9万吨,同比增加1300吨,增长0.5%。

    2、经作蔬菜生产持续发展。全县经济作物及蔬菜种植面积25.1万亩,其中主要经济作物甘蔗、淮山、中药材等主要经济作物面积12.5万亩,蔬菜面积12.6万亩。

    3、水果生产。全县水果生产面积19.65万亩,预计今年水果产量5.6万吨,增长11%。

    4、推动中药材种植发展初见成效。根据本县生产特点和市场需求,制订实施发展中药材种植规划,计划从2014年至2016年建设20万亩的橘红种植基地,建设成滩面镇滩面村、乌石镇龙化村、良田镇文官村3个200亩何首乌大田种植示范基地,在玉林市中药港成功举办陆川县中药材种植专属区建设招商引资推介会,签约项目12个,总投资3.23亿元。目前,全县已发展中药材面积5万多亩,其中橘红面积3.4万亩,建成千亩橘红种植示范基地6个,为推动中药材种植专属区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农业农村经济工作情况

    1、全面落实良种补贴等各项惠农政策。严格工作制度,规范操作程序,广泛开展宣传,确保政策落实到每一个种粮农户,补贴资金补助到每一位种粮农民,切实调动和保持农民种粮积极性。

    2、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试点工作稳妥推进。温泉镇洞心村确权登记试点工作完成。温泉镇、米场镇、马坡镇、珊罗镇、乌石镇、清湖镇等6个镇78个村扩大试点工作预计年底基本完成。

    3、建设新农村示范。实施建设5个新农村示范点。每个示范点县财政投入扶持资金60万元,扶持建设一个戏台,一个休闲广场、一个篮球场、一个农家书屋、一个文化娱乐活动室。

    4、推进农业经营体制创新。今年新增自治区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获自治区级农业龙头企业4家,申报市级农业龙头企业4家,新建农民专业合作社4家,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84家,带动农民增收作用不断增强。

    5、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建设150亩水稻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基地,引进试验新品种230个,示范展示新品种36个,建设韭菜种植示范基地,红辣椒种植示范基地,番石榴种植示范基地、淮山种植示范基地、橘红种植示范基地、冬油菜种植示范基地等,基地面积5万亩。

    6、示范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大力组织开展超级稻、马铃薯和免耕抛秧、测土配方施肥、病虫综合防治等粮食生产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示范和推广,并在粮食生产关键季节,积极组织各级农技人员走进田间地头,深入生产一线,加强生产技术指导服务,确保各项高产增效技术、措施及时到位,共引进农作物新品种28个,推广种植面积40多万亩,推广超级稻34万亩,“三免技术”29.2万亩,“三避技术”25.3万亩,抛秧技术、测土配方技术全面普及。

        7、农业技术培训工作扎实开展,农民素质不断提高。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开展农民技术培训,促进农业新技术、新知识的普及应用。共组织各种类型的培训班313期,培训2.6万多人次。

    8、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服务工作稳步开展。新成立县镇二级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服务中心,服务体系建设初步完善,土地流转规模不断扩大,新增土地流转面积2.5万亩,土地流转总面积达17.3万亩,占农村土地承包面积的47.%,土地集约经营、规模经营面积不断扩大,生产经营效益不断提高。

    9、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企业以及合作组织按照标准化的要求生产无公害农产品,加速推进全县“三品”基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目前,全县认定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48.27万亩,认证无公害农产品3个,有机食品2个。

    10、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建立了县镇二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管工作,完成蔬菜检测样本2196个,合格率99.1%。

    11、组织开展清洁田园,美丽乡村建设活动。一是实施田间废弃物清捡工程、现代植保技术工程、科学合理用肥工程、放心农产品生产工程,推广绿色植保技术、专业统防统治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土壤有机质提升技术、无公害生产技术水稻水气平衡栽培技术及 “猪—沼—果-灯”、“水果套袋+黄板+生物有机肥”等生态模式技术。二是推进“美丽陆川·清洁乡村”活动,定期组织干部职工开展全面立体大清扫活动对各责任区和本单位所在区域的杂草、垃圾堆、废弃物、杂物堆、建筑垃圾、“牛皮癣”小广告等进行全面清除,并清运到县环卫处指定地点。 

    二、2014年主要工作亮点

    1、实施中药材种植专属区建设。实施建设20万亩的中药材种植专属区,其中橘红8万亩,目前已发展中药材种植5.5万多亩,其中橘红种植35000亩

    2、建设观光油菜种植基地。以马盘二级公路为主,发展冬种油菜种植,面积3万亩,打造观光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的油菜种植带。

    3、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试点工作稳妥推进,走在全区前列。温泉镇洞心村确权登记试点工作全面完成。温泉镇、米场镇、马坡镇、珊罗镇、乌石镇、清湖镇等6个镇78个村扩大试点工作预计年底基本完成。

    三、2015年主要工作目标及工作重点措施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县委、县政府建设“马盘百里现代养殖加工示范长廊建设”战略部署和“三大会战”、“七大创建”活动狠抓上级各项支农扶农措施的落实,进一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进一步夯实农业发展的基础,进一步提高生产发展能力;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提升农业科技服务水平;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一)主要工作目标

    1、稳定粮食生产。全年粮食计划种植面积69万亩,粮食总产29万吨以上,增长1%。

    2、新增中药材种植面积5.32万亩。

    3、水果产量5.87万吨以上,增长5%。

    4、全面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试点工作。力争全面完成全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试点工作。

    5、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10家、家庭农场5家以上,种粮大户5户。

    6、新增农村土地流转面积2万亩以上,全县土地流转总面积占承包总面积比例超50%。

    (二)主要工作措施

    1、广泛宣传、深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强农惠农政策,狠抓上级各项支农扶农措施的落实,进一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进一步夯实农业发展的基础,进一步提高生产发展能力。

    2、推进百里绿色生态农业经济示范长廊建设。重点抓好万亩橘红示范基地、“九洲有机田园”、万亩冬种油菜观光示范基地建设及珊罗千亩韭菜生态观光示范基地、马坡雄鹰蔬菜标准园乌石万亩番石榴基地、乌石千亩淮山示范基地建设完善,促进特色农业发展。

    3、以粮食高产创建示范为推动,促进农业实用技术推广。通过粮食高产创建,大力推广超级稻、测土配方施肥、病虫综合防治、“三免”、“三避”、间套种等新品种、新技术,良种良法配套,提高农业生产技术应用水平。

    4、加强技术培训,指导服务,提高农业生产新技术推广应用水平。一是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大力组织应用办班培训、绿证工程培训、田间现场培训的方式活动培训生产新方法、新技术,促进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二是搞好农民就业的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创业就业技能,增加就业门路。

    5、大力推进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创建活动。初步建成1个自治区级核心示范区——陆川县“九洲有机田园”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面积3000亩;实施创建13个市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温泉、米场、沙湖、马坡、平乐、珊罗、沙坡、大桥、横山、滩面、良田、清湖、古城镇各1个),促进现代特色农业发展。

    6、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从根本上弱化了我县在农业生产上的比较优势。要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提升农业发展水平、促进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采取龙头带动、市场牵动、基地促动的方式,努力构建龙头企业加工附加值高、带动农户增收能力强、特色基地发展速度快的现代产业发展格局。一是抓好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的建设与发展,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强化农业产业化的组织载体功能;二是大力扶持农业企业的建设,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建设,引导农业企业发展“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提高农业产业化的带动能力;三是引进外地企业投资建设农产品生产基地或订单种植,引导本地经济能人通过承担转包等方式发展规模种植,培植特色优势产业;四是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规范农业产业化运行秩序;五是加强对农业产业化的指导和服务,搭建农业产业化发展平台,营造农业产业化发展创新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推进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和升级。

    6、推进新农村示范建设。用经营的策略建设新农村,以打造有个性的特色化村庄为核心,进一步创新思路、机制和方法,强力推进,集中力量打造连线成片精品亮点;优先选择一批产业发展、人居环境、乡村文化的个性化村庄,并给予叠加点扶持其改善基础设施和打造工作特色。

    7、推进“美丽乡村,清洁田园”活动。建设清洁田园示范基地,并结合实施九州江综合治理,推广绿色植保、专业统防统治、测土配方施肥、土壤有机质提升、“三品一标”产品生产技术。

    8、创新农业经营机制,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努力推进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切实转变农业经营方式。一是依法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积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以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能为重点,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加强管理和服务。二是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切实创新农业经营方式。研究制定扶持政策措施,促进加快发展,使其成为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和完善双层经营体制中统一经营及发展规模经营的有效载体。三是扶持建设家庭农场、发展种植大户,落实家庭农场、种植大户扶持政策措施,促进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发展。四是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深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和服务机制创新,奠定农业公益性服务的基础,研究制定扶持发展经营性服务组织的政策措施,不断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使其成为完善双层经营体制和发展规模经营的有效实现形式。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